国家医学考试网  国家医学考试网-国家医师资格、执业药师、卫生资格考试辅导!
您的位置: 首页 > 执业药师 > 执业药师考试辅导 » 耳鼻喉|口腔科常用中成药知识点
耳鼻喉|口腔科常用中成药知识点
来源:国家医学考试网  点击:7  日期:2015-11-15 

耳鼻喉|口腔科常用中成药知识点

治耳聋耳鸣剂

清肝利耳剂
中成药 功能 主治 症状 注意事项 药物组成
耳聋丸 清肝泻火,利湿通窍 肝胆湿热 头晕头痛、耳聋耳鸣、耳内流脓 孕妇及脾胃虚寒者慎用 龙胆、黄芩、栀子、羚羊角、泽泻、木通、地黄、当归、九节 菖蒲、甘草
益肾聪耳剂
中成药 功能 主治 症状 注意事项 药物组成
耳聋左慈丸 滋肾平肝 肝肾阴虚 耳鸣耳聋、头晕目眩 痰瘀阻滞者慎用 熟地黄、山茱萸(制)、山药、泽泻、茯苓、牡丹皮、竹叶柴胡、磁石(煅)

治鼻鼽鼻渊剂

清宣通窍剂
中成药 功能 主治 症状 注意事项 药物组成
千柏鼻炎片 清热解毒,活血祛风,宣肺通窍 风热犯肺、内郁化火、凝滞气血 鼻塞、鼻痒气热、流涕黄稠、或持续鼻塞、嗅觉迟钝;急慢性鼻炎、急慢性鼻窦炎见上述证候者 外感风寒、肺脾气虚者慎用。高血压、青光眼患者慎用。不宜过量或持久服用 千里光、卷柏、川芎、麻黄、白芷、决明子、羌活
清化通窍剂
中成药 功能 主治 症状 注意事项 药物组成
藿胆丸 芳香化浊,清热通窍 湿浊内蕴、胆经郁火 鼻塞、流清涕或浊涕、前额头痛 对本品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慎用。不宜在服药期间服用滋补性中药。高血压、心脏病、肝病、糖尿病、肾病、肝病等慢性病严重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儿童、孕妇、哺乳期妇女、年老体弱、脾虚便溏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广藿香叶、猪胆粉。辅料为滑石粉、黑氧化铁
散风通窍剂
中成药 功能 主治 症状 注意事项 药物组成
鼻渊舒胶囊 疏风清热,祛湿通窍 肺经风热及胆腑郁热证者 鼻炎、鼻窦炎 孕妇,肺脾气虚或气滞血瘀者慎用。对本品过敏者忌用。不宜过量或持久服用 辛夷、苍耳子、栀子、黄芩、柴胡、薄荷、川芎、细辛、白花、茯苓、川木通、桔梗、黄芪
辛芩颗粒 益气固表,祛风通窍 肺气不足、风邪外袭 鼻痒、喷嚏、流清涕、易感冒;过敏性鼻炎见上述证候者 外感风热或风寒化热者慎用,不宜过量或持久服用 黄芪、白芷、白术、防风、荆芥、细辛、苍耳子、桂枝、石菖蒲、黄芩

治咽肿声哑剂

清解利咽剂
中成药 功能 主治 症状 注意事项 药物组成
冰硼散 (吹敷患处) 清热解毒,消肿止痛 热毒蕴结 咽喉疼痛、牙龈肿痛、口舌生疮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禁用。虚火上炎者慎用。不宜长期大剂量使用,以免引起汞的蓄积而中毒 冰片、硼砂(煅)、朱砂、玄明粉
桂林西瓜霜 (口服、外用、喷、吹、或敷于患处) 清热解毒,消肿止痛 风热上攻、肺胃热盛所致的乳蛾、喉痹、口糜 症见咽喉肿痛、喉核肿大、口舌生疮、牙龈肿痛或出血;急慢性咽炎、扁桃体炎、口腔炎、口腔溃疡、牙龈炎见上述证候者及轻度烫伤(表皮未破)者 孕妇禁用。对本品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慎用。老人、儿童、素体脾胃虚弱者慎用。不宜与滋补性中药同时服用。不宜过量长期服用。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肝病、肾病等慢性病严重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外伤时,清洁患处,取适量药粉敷于患处。口腔用药时,先清洁口腔,用药后禁食30-60分钟 西瓜霜、黄芩、黄连、黄柏、射干、山豆根、大黄、浙贝母、青黛、薄荷脑、无患子果(炭)、煅硼砂、冰片、甘草
复方鱼腥草片 清热解毒 外感风热所致的急喉痹、急乳蛾 症见咽部红肿、咽痛;急性咽炎、急性扁桃体炎见上述证候者 虚火喉痹、乳娥者慎用 鱼腥草、黄芩、板蓝根、连翘、金银花
六神丸 (口服、外敷) 清热解毒,消肿利咽,化腐止痛 烂喉丹痧,咽喉肿痛,喉风喉痈,单双乳蛾,小儿热疖,痈疡疔疮,乳痈发背,无名肿毒 烂喉丹痧,咽喉肿痛,喉风喉痈,单双乳蛾,小儿热疖,痈疡疔疮,乳痈发背,无名肿毒 孕妇及对本品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及阴虚火旺者慎用。服药期间进食流质或半流质饮食。老人、儿童、素体脾胃虚弱者慎用。不宜过量或持久服用。外用不可入眼 麝香、蟾酥、雄黄等
耳鼻喉|口腔科常用中成药知识点汇总整理
开音利咽剂
中成药 功能 主治 症状 注意事项 药物组成
黄氏响声丸 疏风清热,化痰散结,利咽开音 风热外束、痰热内盛所致的急、慢性喉瘖 症见声音噺哑、咽喉肿痛、咽干灼热、咽中有痰,或寒热头痛,或便秘尿赤;急、慢性喉炎及声带小结、声带息肉初起见上述证候者 阴虚火旺、素体脾胃虚弱者或胃寒便溏者慎用。老人儿童慎用。 薄荷、浙贝母、桔梗、薄荷脑、蝉蜕、儿茶、胖大海、诃子肉、川芎、连翘、大黄(酒制)、甘草
清咽滴丸 (含服) 疏风清热,解毒利咽 外感风热所致的急喉痹 症见咽痛、咽干、口渴,或微恶风、发热、咽部红肿、舌边尖红、苔薄白或薄黄、脉浮数或清数;急性咽炎见上述证候者 孕妇、虚火喉痹及素体脾胃虚弱者慎用。老人、儿童慎服 薄荷脑、人工牛黄、青黛、诃子、冰片、甘草

治口疮剂

清解消肿剂
中成药 功能 主治 症状 注意事项 药物组成
栀子金花丸 清热泻火,凉血解毒 肺胃热盛 口舌生疮、牙龈肿痛、目赤眩晕、咽喉肿痛、吐血衄血、大便秘结 孕妇及阴虚火旺者忌服。哺乳期妇女、年老体弱及脾虚便溏者慎用 栀子、黄芩、黄连、黄柏、金银花、大黄、知母、天花粉
口炎清颗粒 滋阴清热,解毒消肿 阴虚火旺 口腔炎症 脾虚便溏者慎服。湿热内蕴、食积内停者忌服 天冬、麦冬、玄参、山银花、甘草

 






    tags: 耳鼻喉|口腔科常用中成药知识点


豫ICP备14015699号